雪天盐业:省长质量奖里走出的“时间玫瑰”

时间: 2025-11-13 14:17:22 |   作者: 案例展示

  当第八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名单揭晓,雪天盐业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份全省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颁给了一家扎根湖湘、布局全国、辐射全球的湖南盐业集团旗下国企。在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背景下,雪天盐业如何逆势突围?答案,藏在6550万年的地质沉淀里,藏在半个多世纪跨区域开拓的征程中,更藏在对质量近乎执拗的追求里。

  雪天盐业的质量基因,必须放在湘赣两省盐业发展史的壮阔脉络中才能读懂。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江西均为“无盐省”,百姓食盐全靠外购,“吃盐难、吃好盐更难”是两代人的共同记忆。

  1969年10月1日,常德澧县湘澧盐化的“红一井”成功叩开地层,清澈的卤水奔涌而出,率先终结了湖南不产盐的历史,埋下了“让乡亲们吃上放心盐、优质盐”的初心种子。一位退休老盐工回忆,从第一粒盐诞生起,“质量就是生命”就成了刻在雪天人骨子里的信念。

  一年后的1970年9月2日,在江西会昌的丹霞红壤之下,地质队员们的钻探传来捷报——深藏地下的十九亿吨盐岩矿脉被成功发现,打破了江西千年“无盐省”的历史。毛主席在庐山闻讯挥毫:“江西找到了大盐矿……这是一件大好事”。这份来自远古,还带着红色革命记忆的珍贵馈赠,承载着对民生福祉的深切牵挂,成为激励盐业人深耕品质的精神坐标。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雪天盐业的使命从未局限于一省一地。2014年,雪天盐业控股江西九二盐业,将湖南的制盐技术与江西的优质矿藏深层次地融合,走出全国化布局的“先手棋”;2018年,公司以“中国盐改第一股”的身份登陆上交所,完成从地方专营企业到全国性上市公司的跨越。从湘澧“红一井”到会昌红壤下盐矿,身份在进化,版图在拓展,但“让国人吃上高品质食盐”的初心始终未改。

  面对行业挑战,雪天盐业确立了“为打造国内一流盐化集团提供卓越质量保障”的战略,构建起“雪天盐质·美味世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模式。湖南盐业集团副总经理徐宗云表示,公司通过设立专项奖励、推行揭榜挂帅等机制,让质量意识渗透到每个岗位。如今,雪天盐业井矿盐产品氯化钠含量高达99.7%,远超国家优级标准,刷新行业纪录。系列新产品斩获全国首张“生态井矿盐”认证,用实打实的品质诠释了“盐匠”精神。

  如果说初心是雪天盐业的精神根基,那么布局全国的优质矿源,就是其品质的物质底气。

  湖南澧县盐井镇、衡阳茶山坳以及江西会昌的盐矿,均源自远古海洋的沉淀,矿物质纯净均衡。其中,雪天盐业湘衡盐化作为亚洲最大的单体井矿盐制盐企业,坐拥126亿吨岩盐矿藏;江西会昌的十九亿吨盐岩矿脉与之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雪天盐业坚实的资源基石。

  “好盐的根在矿藏,更在这份跨越时空、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民生产业的责任里。”湖南盐业集团总经理陈伟表示,优质的矿藏必须配以全产业链的严格把控,才能成为餐桌上的安心之味。从矿藏勘探开始,雪天盐业便建立严苛筛选标准,只选取纯度高、无污染的核心矿段;采卤环节使用先进定向钻井技术,避免地层杂质混入;在江西会昌,输卤管道以密闭输送的方式守护着卤水纯净,在绿水青山间勾勒出现代产业图景。

  在生产车间,现代化生产线取代了传统制盐的粗放景象。卤水要经过预处理、离子交换、蒸发结晶、干燥筛选等多道精密工序。其中,陶瓷膜物理精滤技术替代传统絮凝剂工艺,实现了产品“零添加”;首创的粉体流换热降温技术,为无抗结剂食用盐生产提供了核心支撑。“每一粒盐都要经过多道检测,合格了才能出厂。”质量检验中心负责人介绍,公司检验测试中心获CNAS实验室认可,标准与国际接轨,确保雪天产出的每一批产品都质量可靠。

  同时,雪天盐业构建了食盐“一物一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清晰地看到盐矿产地、生产批次、检测报告等信息,从矿山到餐桌的每个环节都一目了然,为舌尖安全筑牢了防线。

  在盐业从传统制造向现代“质造”转型的浪潮中,雪天盐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动全方位革新。“质量提升既要靠匠心传承,更要靠科技赋能。”这一理念已成为企业不断进化的核心逻辑。

  数智化转型成为质量升级的重要引擎。2024年8月,九二盐业智慧工厂(一期)投运,实现了生产自动化、管理可视化、能耗最优化的智能升级,产量提升,能耗降低,碱产品合格率达100%。湘衡盐化“数字三品”入选工信部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湘渝盐化自动化提升项目上线,让传统制盐车间焕发新生。通过大数据平台与智慧供应链的构建,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得以实时监控、自动调节,最大限度减少人为误差,实现质量的精准把控。

  技术创新则为品质跃迁注入核心动能。近五年,雪天盐业研发经费持续增长,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4.58%,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搭建“1+N”创新体系,拥有多个省级创新平台及专业实验室。在“揭榜挂帅”机制激励下,技术团队攻克了小包盐结块、发黄等行业难题;针对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研发出低钠盐、无碘盐、功能型调味盐等多元产品矩阵。截至2025年9月,累计拥有500余项授权专利,主导或参与35项标准制定,用技术创新定义着行业品质新高度。

  “领先者只是自己做得好,领导者要能给行业创造价值。”湖南盐业集团董事长,雪天盐业集团董事长马天毅强调,省长质量奖不仅是荣誉,更是推动行业共同进步的责任。

  如今,雪天盐业已依托湖南、江西、重庆等六大生产基地,构建起覆盖国内外的产销网络。省内终端网点超20万个,省外经销商超1.8万家;小包盐市占率稳步提升,稳居行业前三;2025年“雪天”品牌价值达184.99亿元,连续四年“中国品牌500强”,并斩获2023年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食盐品类第一名。

  面对行业波动,雪天盐业通过精益管理实现韧性增长。2024年,公司推进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在价格下行周期中仍实现可观利润,总资产较2020年增长140%,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雪天盐业始终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牵头制定国内首个《电池级碳酸钠》团体标准,推动技术成果共享;稳步推进产业链延链强链,衡阳绿色盐碱产业基地建成后预计年营收达40亿元,助力湖南打造千亿盐化产业集群;真金白银加码战新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7月,公司与复旦大学团队等共建智能纤维新能源材料研究院,以51%控股。该研究院将围绕材料定向合成、智能纤维材料、能量转换器件等八大方向建设,专注于纤维电子器件的研发、生产,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成果转化。纤维电子器件在医疗、脑机接口等领域存在便携、灵敏度较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关中试线将于年内加快落地建设。

  在品牌建设中,雪天盐业将社会责任与品牌发展深度绑定。连续多年作为中国烹饪协会比赛唯一指定用盐,联合卫健、省总工会等部门开展“五进”科普活动,向消费者传递“少吃盐、吃好盐”的健康理念,获评“低钠盐、生态盐推广示范单位”“健康新湘菜功勋品牌”。产品出口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5国市场,让中国好盐走向世界舞台。高端盐销售占比持续不断的增加,印证消费升级下雪天产品和品牌力带来的消费者认可不断提高。

  从1969年的“红一井”到1970年的红壤盐矿,从跨省联营到登陆A股,从解决“无盐之困”到引领“质量革命”,雪天盐业的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国企坚守实业、追求卓越的缩影。这朵历经千万年地质沉淀、半个多世纪跨域淬炼的“时间玫瑰”,正以更坚定的步伐,从“中国盐改第一股”迈向高质量大发展,用匠心与创新书写中国盐行业“质造”新篇。(江玉兰 朱海涛)


上一篇:深度网络设备频道_天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