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落无人驾驶飞机一架!现在无人机成为老百姓所熟知的“玩具”

时间: 2025-03-27 11:23:41 |   作者: aiyouxi

  1972年3月9日新华社报道,越南北方军民3月6日击落入侵的美国无人驾驶飞机一架。

  不错,是1972年。无人机的广泛报道 从2022年2月开始,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之间的战争,逐渐大家熟悉。

  无人机,英文名为unmanned aerial vehicle,简写UAV;在一些国外文献中,也被称作drone。“drone”原意为雄蜂,用来代指马达嗡嗡、小巧灵活的无人机非常恰当。无人机的全称为“无人驾驶飞机”。从广义上讲,有翼的导弹、航模等都算无人机。

  作为高科技产品,无人机于二十世纪初起步。1903年,西班牙工程师莱昂纳多·克维多设计了一款无线电飞行控制管理系统,用于飞艇测试。1914年,英国人将这种无线电遥控装置用于无人驾驶飞机。两年后,无线电控制管理系统经英国人改进后,安装在了一架名为“空中目标”的无动力无人驾驶单翼飞机上。次年3月,该无人机在英国皇家空军阿帕文空军基地被成功发射,变成全球上第一架在无线电控制下飞行的动力无人机。

  无人机早期的军事用途之一为靶机。早期的靶机是有人驾驶飞机后方带一个拖靶--小旗或布袋,用于高炮或航炮打靶试验,这样很不安全。为此,1933年,英国研制出了第一架可复用无人驾驶靶机--“蜂王”。这款无人机从船上对其进行无线电遥控并获得成功,使英国成为首个拥有无人靶机的国家。

  近日有媒体发文说,无人机并不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兵器产物,早在 1917 年,采用无线电控制和惯性制导的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就曾进行过飞行试验。有趣的是,第一架实用型的军用无人机并不是用来攻击敌方目标,相反却是作为防空部队的靶机使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攻击型无人机提供了一显身手的战场,但当时的无人控制飞行器技术主要用在了导弹武器的定向和制导上。到了战后的 20 世纪 50 年代,军用无人机开始承担起空中侦察的任务,这也成为现代军用无人机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的主要战术使命。

  军用无人机的首次大规模使用是在越南战场上,美军的无人机完成了多达数千架次的空中侦察任务,这对于有人驾驶侦察机而言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

  在整个上世纪 50 年代里,军用无人机几乎都被当做靶机用于训练,而其核心的控制技术的发展则全用在了导弹上。50 年代中期,美国陆军发现将无人靶机装上照相机用于战场侦察这个想法比较可行,首个付诸实践的是在 RP-71 型靶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无线电控制 AN/USD-1 战场无人监视机。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无人侦察机,该机可携带一部可拍摄 95 张照片的 KA-20A 型昼间照相机或一部只可拍摄 10 张照片的 KA-39A 型红外夜间照相机。AN/USD-1 无人机采用火箭助推方式起飞,作战人员通过无线电指令控制飞行,作战过程可由雷达跟踪,持续飞行时间可达 30 分钟,返航后通过降落伞回收。AN/USD-1 无人机共制造完成 1,445 架,1959 年至 1966 年间服役,该机可部署在美国陆军排一级单位,每个师通常部署 12 架。英军也曾装备过这种无人机用于战场观测。

  冷战期间,美国空军方面也开展过无人侦察机项目,包括因为成本高昂而从未服役的诺斯罗普 B-67“十字弩”(Crossbow)无人机。上世纪 50 年代初,美国空军曾经设想将无人机作为诱饵投放到前苏联领空中,用于引开前来拦截美国战略轰炸机编队的前苏联截击机和防空导弹。美国空军相继研制了采用火箭动力的 GM-71“公鸭”无人机和地面发射的 SM-73“公牛鹅”无人机,而首架真正装备服役的无人诱饵机却是 1961 年研制成功的麦.道公司 GAM-72“鹌鹑”。这是一种喷气式小型无人机,可由 B-52 轰炸机携带和投放。该机一共生产了 600 架,一直服役至1972年。由于前苏联雷达技术的长足进步,这种诱饵形式已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然而一种所谓的“亚音速武装巡航诱饵”(SCAD)却演进成了著名的 AGM-86 空射巡航导弹。

  上世纪 60 年代里,随着中国空军防空部队击落 U-2 侦察机数量的增加,为减少伤亡损失,美国人觉得已经很有必要加强“萤火虫”无人侦察机在南亚地区的部署了。1964 年 9 月初,“萤火虫”无人侦察机共进入中国领空 5 次,其中 2 次成功获取了情报信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越南地区战云密布,“萤火虫”又多次进犯我国领空,其中多数是针对西南地区中越边境的侦察任务。由于飞行高度过高,当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间的这一地区又处于季风时节,云层厚度加大,使得目标区域被恶劣的气象条件所掩盖,“萤火虫”几乎无所作为。为此,美军又改进出了 147J 型“萤火虫”无人侦察机,计划用这种飞行高度较低的无人机对北越地区进行空中侦察。

  越南战场是军用无人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实战应用,而另一方面还以高度机密的形式朝着更先进的技术发展着。 随着数字摄像、卫星导航以及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军用无人机技术有了显著提高,从航模一般大小的微型无人机,到翼展几乎与喷气式作战飞机同样大小的远程无人机,其种类和任务能力也有了很大变化。近年来甚至有观点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下一代军用无人机将彻底取代有人驾驶军用飞机!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大家可以发现全民学习无人机驾驶的重要性已然凸显。近些年来,无人机慢慢的开始从军事领域向科研和民用转移,消费级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的应用也慢慢变得普及,甚至成为老百姓所熟知的“玩具”。其中,四轴飞行器无人机已成为民用领域最为广泛的无人机。无人机用途十分广泛的,不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以民用领域为例,无人机就有航拍摄影、环境监视测定、通信中继、灾难救援、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森林防火、应急通讯、以及无人机物流等多方面的主要用途。 来源:环球网


上一篇:无人运输机引领低空经济新潮流 内容是无人运输机蒸蒸日上 “低空经济”迈向新高度 下一篇:无人机基础知识科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