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一行当如何“飞”出职业新天地

时间: 2025-03-20 05:31:16 |   作者: aiyouxi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从航拍美景到农田喷洒,从电力巡检到快递物流,无人机的身影慢慢的变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操控这一高科技设备的专业人才,无人机驾驶员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其职业发展前途备受瞩目。

  “你好,请完成农药喷洒盲区补飞工作。”不久前,在江苏省淮安市的一处农田里,29岁的李芳根据指令迅速操控无人机降至离地1.5米高度,将药雾均匀洒向农田。这位曾经的超市收银员,如今已是本地一家农业公司的无人机驾驶员骨干力量。

  “刚开始使用无人机时,我手抖得握不住遥控器。多亏了公司鼓励我不断学习知识、积攒经验,现在我一天能作业300亩地。”李芳笑着说,如今,她的月收入翻了两番,还带动3名老乡加入无人机植保队伍。

  在当下科技快速地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低空经济正凭借其独特优势蓬勃兴起,物流运输、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等场景应用呈现多点开花的态势,充分体现了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活力。无人机产业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在这场经济变革中占据着主体地位。而操控这些无人机的“幕后英雄”--无人机驾驶员,也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起的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根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2023-2024年度《中国无人机发展报告》,截至2024年8月底,我国共计颁发无人机驾驶员执照22万本,比2023年底增长13.9%。然而,市场对无人机驾驶员的需求缺口依然巨大。

  近日,智联招聘基于2025年2月的招聘求职大数据,发布《2025新兴起的产业、未来产业人才热点快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春招首周,全国无人机驾驶员招聘数量同比增长77%。

  “低空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无人机产业的壮大。今年我们公司增加了无人机驾驶员的招聘岗位,吸引了大量应聘者,目前岗位已招满。我们对司机的要求是熟练掌握无人机飞行及相关设备维护技能,需持有相关执照,并具备1年以上的飞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大疆M350无人机的组装与飞行。在薪资待遇方面,咱们提供项目提成和项目奖金,综合年收入不低于12万元。”武汉昱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采访中注意到,无人机驾驶员的薪资待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区、行业、经验、技能等级等。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无人机驾驶员的薪资普遍可观。根据官方和行业数据,初级飞手的月薪普遍在5000元以上,而高级飞手或行业专家的月薪可达1.5万元至3万元,甚至更高。此外,无人机驾驶员的职业技能等级与薪资水平密切相关,无人机驾驶员通过考取更高级别的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但可以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还能明显提高收入水平。

  2020年,家住浙江省宁波市的包定浩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了宁波市北仑区一博职业培训学校的无人机操控培训课程。在培训期间,他系统学习了无人机原理与构造、飞行法规、操控技巧以及航拍摄影等相关知识。“培训导师的悉心指导和丰富的实践项目,让我迅速成长,掌握了扎实的无人机操控技术。”他说。如今,包定浩凭借掌握的无人机技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在一家知名影视制作公司担任无人机航拍飞手。

  据一博职业培训学校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该校是经北仑区人社局审批的培训学校,同时也是宁波市人社局遴选的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社会评价资质机构,以及市民航局授权的无人机执照培训基地。

  “我们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包括经验比较丰富的专职教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项目国赛指导老师、高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所有教员均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实操技能。教员团队一直更新专业相关知识,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培训体系。”该负责的人介绍,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学校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的学员。学校与多家无人机制造企业、测绘公司和物流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学员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

  为推动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地人社部门积极作为,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一方面,多地将无人机驾驶员纳入紧缺职业目录,为从业者提供培训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优惠举措,以此鼓励更多人投身该行业。另一方面,各地组织并且开展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为从业者搭建技能展示平台,并对竞赛优胜者予以奖励和表彰,进而提升该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不仅如此,各地人社部门还通过与企业、技工院校合作,共建无人机产业实训基地,强化人才教育培训与实践教学。

  辽宁省支持合乎条件的机构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面向社会开展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同时,加强国家、省级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引导高校、技工院校开发无人机驾驶员专业。

  浙江省将无人机驾驶员列为紧缺职业,并出台专项培训计划,在宁波、杭州等地设立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基地,对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员给予培训费用补贴,推动无人机在农业、物流、影视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无人机驾驶员高质量就业。其中,宁波市北仑区人社局面向全区发放1000张职业技能免费体验券,新增了人工智能、无人机驾驶、工业机器人等新兴培训项目。杭州市余杭区设立全省首个低空经济技能人才培训评价产业联盟,举办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低空经济信息化技能人才。

  不仅如此,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培育无人机驾驶员,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无人机领域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发展。亿航智能是一家城市空中交通科技公司,为全球多个行业领域提供各种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和解决方案。2024年7月,亿航智能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与职业培训。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奉莹表示,随着无人机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各行各业对无人机驾驶员的需求日渐增长,职业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各省份均已出台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这些政策不仅为无人机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无人机驾驶员的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据相关部门测试计算,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尤其是专业成熟的“飞手”仍然供不应求。

  “无人机驾驶员在数量和质量上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培训机构对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培养不足。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司机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再加上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行业竞争压力大,驾驶员要一直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知识,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否则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奉莹表示。

  对此,她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扶持,鼓励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针对无人机产业的专项补贴政策,对开展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的机构给予资金支持,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二是优化空域管理,加强完善无人机飞行空域相关规定,合理扩大可飞行空域范围,简化飞行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无人机驾驶员提供更多合法合规的作业空间,促进相关应用场景的拓展。三是完善法律和法规,细化无人机行业规范和标准,进一步明确无人机驾驶员的权利义务、操作规范等,保障无人机驾驶员的合法权益,为其就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认为,为充分的发挥无人机产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非消极作用,促进无人机驾驶员走稳走好职业道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加强人才培训力度。针对无人机驾驶员等专业人才,加大培训投入,拓宽培训广度与深度,优化培训课程与模式,切实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二是促使职业技能培训与人才教育培训快速契合市场需求的发展节奏。一方面,在相关高校、技工院校增设无人机专业,紧密围绕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状,扩大专业招生规模,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校企深层次地融合发展。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项目研发等方式,精准培养出更多契合无人机产业发展实际的需求的专业人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无人机驾驶员人才建设面临的挑战,各地正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各地人社部门对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机构的资质、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培训效果。同时,还加强了与其他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为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技工院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定期开展市场调查与研究,及时作出调整课程设置,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在低空经济蒸蒸日上的背景下,随着各方的不断努力,无人机驾驶员这一职业不仅将为我国低空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还将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环境监视测定等多个领域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推动行业迈向更高发展阶段。


上一篇:低空经济掀招聘热潮2025年新兴岗位需求大增! 下一篇:2025年低空经济热潮:国企抢人新兴岗位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