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消费行业现状及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的体验式消费成市场新宠

时间: 2025-02-27 20:13:23 |   作者: 爱游戏中国官方网站


  • 产品介绍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2月25日,国际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的《2025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显示,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的体验式消费正成为市场新宠。

  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超过9000美元人均GDP的国家,其消费市场的规模和潜力无与伦比。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收入提升、城镇化进程、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推动,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多样化、升级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特征,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2月25日,国际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的《2025 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显示,以“情绪价值”为核心的体验式消费正成为市场新宠。继纽约、巴黎、伦敦之后,Jellycat CAFÉ(吉利猫)限时体验店登陆上海即引发现象级关注;泡泡玛特2024年销售额预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幅超60%;2023年至2024年10月新增注册企业达515万家,相当于过去四年总和的三倍。这些数据印证了消费市场从“功能满足”向“情感共鸣”的转型趋势。

  消费升级呈现品类迭代加速、次元经济爆发以及门店策略升级三大特征。世邦魏理仕调查显示,零售品牌对内地市场保持积极布局,但租约重组与整合趋势显著。

  近年来,全球消费市场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其行业形态与消费者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升级。在科技驱动下,移动支付、即时物流、数字化管理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消费场景从传统的“人找货”转向“货找人”,个性化、即时化服务成为主流。与此同时,人口红利消退、市场竞争白热化、消费者理性化等挑战倒逼行业创新。

  在此背景下,“情绪价值消费”逐渐成为撬动市场增量的新杠杆。消费者不再仅满足于产品的功能属性,而是追求情感共鸣、心理疗愈与沉浸式体验。这一趋势催生了疗愈经济、沉浸式娱乐等新兴赛道,企业通过挖掘情感需求、构建场景化服务,重塑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据调研数据显示,超过60%的Z世代消费者更愿意为能带来情绪满足的产品支付溢价,这标志着消费行业正从“功能竞争”转向“情感竞争”时代。

  情绪价值消费的核心在于满足消费者心理层面的需求,包括缓解压力、获得愉悦感、增强自我认同等。这一趋势的兴起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社会压力加剧与心理健康关注:快节奏生活下,焦虑、孤独等情绪问题普遍存在,消费者亟需通过消费行为实现心理疗愈。

  技术赋能体验升级: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技术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底层支持,推动娱乐与疗愈场景的深度融合。

  文化认同与圈层化需求: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消费表达价值观,国潮文化、小众兴趣圈层的崛起为情绪价值产品提供了差异化空间。

  疗愈经济以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为目标,涵盖健康食品、心理服务、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其产品开发呈现以下特征:

  健康食品的“情绪标签”:例如,添加γ-氨基丁酸(GABA)的助眠软糖、含有益生菌的情绪调节饮品,通过科学配方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生理与心理状态。

  香氛与家居用品的场景化创新:无火香薰、冥想音箱等产品通过营造舒缓环境,成为家庭场景中的“情绪调节器”。

  线上心理疗愈平台:通过AI心理咨询、冥想课程订阅等模式,为用户提供低成本、高隐私性的情绪支持。

  线验空间:如“减压博物馆”“艺术疗愈工坊”等实体业态,结合互动装置与专业指导,帮助消费者释放压力。

  品牌通过内容营销传递情感价值。例如,某护肤品牌以“自我关怀”为主题,推出“晚安面膜+ASMR音频”组合,将产品使用过程转化为睡前疗愈仪式,成功塑造差异化形象。

  沉浸式娱乐通过多感官刺激与互动参与,为消费者创造“逃离现实”的情感体验,成为情绪价值消费的重要载体。

  虚拟现实与元宇宙场景:VR音乐会、虚拟偶像直播等打破物理边界,用户可通过数字化身参与互动,获得归属感与新鲜感。

  实景剧本杀与沉浸式剧场:结合剧情设计、场景搭建与NPC互动,消费者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情感释放与社交满足。

  主题式购物中心:如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打造“城市森林”主题空间,消费者在购物同时享受自然疗愈。

  文化IP与在地化体验:例如,结合地方非遗技艺的沉浸式展览,通过故事化叙事增强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

  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定制专属内容。例如,某游乐园通过穿戴设备追踪游客情绪波动,动态调整灯光与音乐,优化游玩体验。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消费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变化分析报告》分析:

  当前,情绪价值消费已从单一的产品创新延伸至全链路体验设计。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价值创造的“共创者”。这一转变要求企业重新审视三个维度:

  深度洞察用户情感需求:通过社交媒体舆情分析、用户访谈等工具,捕捉未被满足的情绪痛点。

  跨行业资源整合:例如,文旅项目与心理健康机构合作开发“疗愈旅行”,娱乐IP与科技公司共建元宇宙社交平台。

  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的平衡:情绪价值产品需避免过度营销焦虑,而是以提升大众幸福感为长期目标。

  情绪价值消费的兴起,标志着消费行业从“物质满足”向“精神共鸣”的跨越。未来,这一领域将呈现三大趋势:

  科技与情感的深度融合:AI情感助手、脑机接口等技术将进一步提升体验的真实性与个性化。

  细分赛道的专业化分工:疗愈经济中可能出现垂直品类(如宠物疗愈、职场减压),沉浸式娱乐则向小众艺术与大众娱乐两极分化。

  可持续情绪价值的构建:企业需关注产品的长期情感影响,例如通过用户社群运营增强归属感,而非依赖短期刺激。

  总结而言,情绪价值消费并非昙花一现的营销概念,而是消费升级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通过产品与服务传递人文关怀,帮助消费的人在物质丰裕时代找到精神支点。对企业而言,能否精准捕捉情绪需求、构建差异化体验,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分水岭。与此同时,行业需警惕“伪情绪价值”陷阱,避免过度商业化稀释情感内核。唯有以用户为中心,技术为工具,文化为根基,情绪价值消费才能真正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想要了解更多消费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消费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分析报告》。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



上一篇:2025年中国眼镜行业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 下一篇:2025年生猪屠宰行业现状与发展的新趋势分析